当前位置: 首页 > 展览

世界观天下!企示录丨蒋宗霖:感谢师父让我磨的三把菜刀

发布时间:2023-04-13 21:01:44 来源:潇湘晨报

2023年,是蒋宗霖创业20周年。

最开始拜师学厨,师父扔给蒋宗霖三把生着锈的菜刀,让他磨了一个星期。蒋宗霖至今都感谢师父,让他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坚信自己“能百分之百把它克服”。而后在长沙工作,蒋宗霖每天骑单车往返于烈士公园和湘雅一医院,配菜、炒菜、洗碗,一刻也不闲着。

机缘巧合下,蒋宗霖回到永州东安老家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如今,他有了永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、永州市餐饮协会副会长等等身份,但他介绍自己时,还是说“我是个厨师”。童年记忆,从和面开始


(资料图)

蒋宗霖记得很清楚,1994年,母亲想让一家人移居县城,但父亲不同意。母亲只好在县城先开了一家早餐店、有了收入,才带着蒋宗霖定居东安县城。

童年时期,蒋宗霖的一天是从和面开始的:上学之前,他先帮母亲把面和好、做几屉包子。母亲告诉蒋宗霖:做厨师很“吃香”,起码自己不会饿肚子。

初中毕业后,母亲很认真地问蒋宗霖:给你两条路,要么做厨师,要么跟着亲戚去搞建筑,你怎么选?

母亲带着蒋宗霖去亲戚家的工地上搬红砖,工钱是搬一个赚1毛钱。这次体验过后,蒋宗霖选择了做厨师。

做厨师,自然要拜师学艺。第一天去找师父,师父什么话也没说,到角落里摸出三把生了锈的菜刀,让蒋宗霖磨。

“我说我来学厨师,磨什么刀?”蒋宗霖当时问师父。“他说你先把刀磨好再说学艺的事。我真的磨了一礼拜的刀。”

磨完刀,蒋宗霖开始学厨。每天早晨4点起床,跟着师父去宴会后厨打杂。他从学习控制火候开始,“先铺好最下面一层煤,再铺上面三层,再撒点盐,最后把所有的蒸菜放好。”

直到现在,蒋宗霖都非常感谢自己的第一位师父,并乐于分享自己和师父初次见面的故事。“磨刀实在是磨练了我的心智,对我今后有很大的影响。”蒋宗霖说。在长沙工作数年后,决定回永州打拼

1999年,18岁的蒋宗霖在长沙同时做两份工作:上午在烈士公园旁的餐馆上班,中午骑单车到湘雅一医院对面的一家食堂工作。

蒋宗霖对那一年的记忆是“男人哭吧不是罪”这句歌词。原因是在餐馆上班时,自己从早忙到晚,几乎哭的时间都没有:“老板让我杀蛇。那个蛇不是一条一条杀,是一筐一筐杀。”蒋宗霖回忆,“除了杀蛇,配菜、蒸菜、炒菜、凉拌菜都是我来做,洗碗也是我。”

蒋宗霖踏实肯干,勤学好问,一时间厨艺进步飞快。他自嘲“特别好吃”,能为了吃到一口正宗的口味蛇跑到株洲尝鲜,“长沙的餐饮也基本上吃遍了”。这为他今后自己开店开阔了眼界,打下了基础。

除了做厨师,蒋宗霖还学了一手食品雕刻。2002年,听着“第一场雪”的旋律,蒋宗霖在永州当时最好的酒店雕刻了一件作品“三阳开泰”,获得众人的点赞。

2003年,非典突如其来,蒋宗霖被老板炒了鱿鱼。思虑再三,他决定带着手艺回永州东安创业。

为了让东安鸡“走出去”,他不断改良

2005年,东安县有一家酒店要进行转让,转让费24万元。当时的蒋宗霖,只有6万元。

但他认准了这个机会。蒋宗霖从菜市场的经营户手中这个借一点、那个借一点,并承诺以购买一年的食材作为回报,一个下午就凑足了18万元,盘下了这间酒店。

由于经营有方,这间酒店生意非常红火,每年的纯收入超过100万元。蒋宗霖的事业有了飞跃性的发展。

“东安鸡”是八大湘菜之首。说到永州美食,自然少不了“东安鸡”。在永州的大街小巷,东安鸡菜馆随处可见,生意兴旺。

蒋宗霖说,最传统的东安鸡在烹制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米醋,味道非常酸。虽然本地人能吃得惯,但无法走出去、赢得更广阔的市场。为了改良味道、拓宽受众,他不断尝试,去往全国各地拜师学习,终于研究除了辣度、酸味都适中,老少皆宜的口味。

为提升附加值,蒋宗霖还创造性地为每份预制菜东安鸡搭配一盒面条,让东安鸡独特风味的汤汁渗透劲道可口的面条,回味无穷。

目前,公司配套建成2家东安米醋企业、1个东安鸡文化产业展示馆,在多个乡镇建起东安鸡保种、扩繁、养殖基地。蒋宗霖的梦想,远不止此。他打算将东安鸡的相关产业做优,围绕“东安鸡”的发展,通过养殖、种植延伸更多的产业链,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,也为打造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。通过食材源头、标准投放量把控,把“东安鸡”这道菜的相关食材配料精确到一定的数值,让人人都学会做东安鸡,让家乡的这道美味走出湖南、走向全国。

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摄影记者周翼 王家骥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东方艺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